上海倡議對6類食品進行適度包裝
2007-03-12 00:00 來源:北京娛樂信報 責編:中華印刷包裝網(wǎng)
不足一斤的巧克力裝進精致禮盒后,標價斗漲至數(shù)百元;幾十克休閑食品穿上大得出奇的包裝,個大身子小,讓買者吃個啞巴虧……在商場超市,這些過度包裝的食品堂而皇之擺進柜臺的櫥窗,華而不實的價格讓原本普通的食品變得看不懂。
羊毛出在羊身上,種種現(xiàn)象令人不禁感慨,究竟是花錢買了食品,還是花錢買了包裝?
近日上海的一則消息讓人眼前一亮,上海繼月餅成功瘦身之后,將再推食品包裝“瘦身革命”。上海市糖制品協(xié)會發(fā)出倡議,要求上海相關(guān)企業(yè)對糖果、糕點、餅干、小食品、餡料和冷飲這6類食品進行適度包裝。
眾所周知,食品過度包裝并非小事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全國每年產(chǎn)生2億噸生活垃圾,其中有兩成是包裝物,主要來自過度包裝。而以月餅為代表的食品行業(yè),更是商品過度包裝的“重災區(qū)”。放眼望去,不少食品一味追求豪華與禮品化,而變成“兩斤筍三斤殼”,食品的外包裝大盒套小盒,一些食品外包裝的體積甚至占到商品總?cè)莘e的七成以上。
食品過度包裝為何泛濫成災?一來,還是“面子”作怪,禮品外包裝是否雍容華貴,幾乎成了選擇禮品時最重要的標準,這就給廠家過度包裝找到了生存的理由。二來,廠家也愿意做過度包裝,過度包裝夠顯眼,容易吸引顧客,而過度包裝增加的成本很少,利潤卻成倍增加。
記者認為,上海的先行一步是好的,但要根治這一頑疾還欠兩道東風。一來,國家相關(guān)部門能否明確產(chǎn)品本身與包裝成本的計算標準,使過度包裝的說法有合理的參照依據(jù)。二來,相關(guān)部門能否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,使市場監(jiān)管有法可依,才能有力地杜絕過度包裝的不良現(xiàn)象。
- 關(guān)于我們|聯(lián)系方式|誠聘英才|幫助中心|意見反饋|版權(quán)聲明|媒體秀|渠道代理
- 滬ICP備18018458號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188166220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