貫徹中央國企改制精神 實現(xiàn)印刷業(yè)“國進民進”
2014-04-21 18:12 來源:cpp114 文/嚴影 責編:嚴影
- 摘要:
- 在新一輪的改制到來之時,在法治的前提下,貫徹中央精神,無論印刷業(yè)中的國資賣給民資也好,賣給外資也好,或者進行混合所有制組合也好,這都無可厚非。如果某些人想再次上演多年前的瘋狂一幕,中飽私囊,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,這就是違法犯罪的事了。
【CPP114】訊:2014年3月,前輩張致遠在杭州舉行的印機會議上稱:“印機行業(yè)里,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有500多家企業(yè),民營企業(yè)占98%(包括配套企業(yè))。”按2%算,印機國企約為10家。如果認可張致遠先生的統(tǒng)計口徑,那么中國印機制造業(yè)實際上已經實現(xiàn)了“民企為王”。
當然筆者并不清楚其統(tǒng)計口徑,其數據也并不完全為業(yè)內人士所認可。有業(yè)內人士認為,僅在溫州地區(qū),大大小小的印機制造商便有400多家。筆者未去證實,但可以肯定的是,這些企業(yè)多是民企。
在中國某些領域存在的國有股“一股獨大”或民營企業(yè)“人微言輕”的問題,在中國印刷機械制造業(yè),情況恰恰相反。以致于張致遠先生認為民營企業(yè)是中國印機業(yè)發(fā)展的頂梁柱。
如果采用張致遠先生的統(tǒng)計方法,印機制造企業(yè)中的國企已經所剩無幾。
此外,數量要大得多的印刷企業(yè),也有許多已經轉制為民營企業(yè)。
如果時光倒流二十年,情況完全不是這樣。那時,國有企業(yè)在所有的經濟成份中點據絕對的高比例。經過多年的國企改革,特別是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大刀闊斧推進的“三年內國有企業(yè)脫困“,相當多的國企已經賣給民企或外企,或者退出市場。
歷史上的國企改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也留下了巨大的社會問題。由于各種原因,中央的好政策,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。當年曾轟動一時的《生死抉擇》電影反映的正是當年中國的一個普遍現(xiàn)象——大肆賤賣國有資產。好端端的國有企業(yè),以改革為名,被賣掉、被作虧損。一提改革,仿佛就是賣!賣!賣!一些為非作歹的經營者從中大肆瓜分國有資產。而許多的國企員工卻因此一夜之間成為失業(yè)工人。有統(tǒng)計顯示,當年的國企改制導致三千萬國企員工下崗。
妖魔化國有企業(yè)的聲音,近二十年來,一直在媒體上不絕于耳。國企似乎就是低效率、腐敗的代名詞。好端端的自主研發(fā)的高鐵技術,讓全中國人人人受惠,讓美國人羨慕不已。然而就因為一次高鐵事故,一些人或媒體顧整體事實、“厚此薄彼”,原鐵道部幾乎成為媒體上的過街老鼠、人人喊打。可是,誰又讀不出某些人的別有用心呢?
國企當然不是天然的低效的代名詞。相反,國企有固定的研發(fā)投入,相比民企而言,更追求長期效益。同時,在員工工資福利方面,更懂得遵紀守法。
在新一輪的改制到來之時,在法治的前提下,貫徹中央精神,無論印刷業(yè)中的國資賣給民資也好,賣給外資也好,或者進行混合所有制組合也好,這都無可厚非。如果某些人想再次上演多年前的瘋狂一幕,中飽私囊,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,這就是違法犯罪的事了。
版權聲明: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,版權為cpp114所有。如需轉載,請務必注明出處(中華印刷包裝網)及作者,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-
相關新聞:
- ·福建新華傳媒完成整體改制 印刷物資等4子公司揭牌 2014.04.19
- 關于我們|聯(lián)系方式|誠聘英才|幫助中心|意見反饋|版權聲明|媒體秀|渠道代理
- 滬ICP備18018458號-3法律支持: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
- Copyright ©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:18816622098